家鄉(xiāng)的古井
家 鄉(xiāng) 的 古 井
楊 茂 林
最近我們岱山新村被列為安徽省首批美好鄉(xiāng)村試點村,政府要在中心村小區(qū)里創(chuàng)建農(nóng)民文化樂園,并在禮堂里布置村史和美好家園以及鄉(xiāng)風(fēng)民俗等內(nèi)容的墻體展板。村里干部請我?guī)兔ψ珜懻拱宓奈母?,我也正好早就想把我們村?a target="_blank">過去的事梳理一下,將來寫我們灰堆嘴村子的簡史留給后人閱讀,讓他們了解我們村過去發(fā)生的一些事情。由于這樣的原因我也就很滿意地接受了任務(wù),每天代晚寫稿子,當(dāng)寫到村里的文物遺跡一段時,我立刻想起了村里的“古井”。第二天早晨我就去給“古井”拍了一張照片,想配在文章里,拍過照片使我想起了許多有關(guān)“古井”的往事。
原來我們村的“古井”是在村前的中間位置小池塘邊,它是處在村里人居住的中心地帶,我們村里人祖祖輩輩都是在此取水飲用的。
孩提時代我是個孤兒,從七八歲時就配著兩個亮子到井里去擔(dān)水,因為領(lǐng)養(yǎng)我的奶奶她老了也生病了,幼小的我就享受不到人生該享受的十年“洪?!薄S浀妹刻煸绯康健肮啪比ヌ羲?,井邊早就排了長長的隊伍,因為我們村里有一百多戶人家,五百多人口的飲用水就只有靠這一口水井,因此每天早晚挑水的人都要一個接著一個地排著長隊。人們有時腳下鞋底帶著泥挑水時,水桶撒下的水就順著石板流進了井里,在后面的人挑的就是比較渾濁的水了,但也沒辦法。于是就有許多人起早到井里去挑水,都想取一點干凈的水回家,只要有人挑水,過一會功夫村前的路上就灑滿了水,讓人感覺路面濕漉漉的,象剛下過春雨似的。
每年夏天,村里的大人都要組織“打井”。就是許多年輕的人,各家自帶水桶、亮子一個接著一個(傳遞)開始打井里的水,直到把井水打干為止,然后就清理井底的淤泥和平時掉進井里的雜物等東西。實際上就是清理井水的衛(wèi)生。( 文章閱讀網(wǎng):www.sanwen.net )
“打井”的場面有點熱鬧,大人們在緊張地打水,有時還說著笑話,小孩子在旁邊觀看,同時還有一部分中年人或婦女挨家挨戶地收雞蛋。等打井結(jié)束后燒給上來的人他們吃,可能是算慰勞或是獎賞打井水的人吧?
打我記事時,這樣的日子雖然已經(jīng)過去五十多年了,可是我一直記憶猶新。大集體年代,夏天生產(chǎn)隊的社員們到圩里去勞動,生產(chǎn)隊長就會安排人到井里挑一擔(dān)水,在代銷店里買幾包糖精放在水里,送到田里給大家喝。那種糖精水喝的特別甜,他抵得上現(xiàn)在上等的飲料,有的小孩子在旁邊很饞也想喝,大人就舀一點給他喝,小孩子喝得特別上癮有時把肚子漲得圓圓的還舍不得丟勺子,真讓人有點好笑。(這樣的挑水工作我也做過幾次。)
現(xiàn)在想起來,那時村里人對井水的依賴性有多大,真是一天也離不開這哺育自己生命的“古井”。村里這口井自有人居住到這村里來時,就開始利用它從地下涌出的清泉,只不過是村里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進行了幾次修繕。直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生產(chǎn)大隊時,是大集體出資把“古井”從井底到地面都用石料砌壘成一個方形并代有臺階的大水井,供全村人方便飲用水。
近幾年(2010年開始)村里通了自來水,村民們都選擇便利的方式,生活中開始用自來水而逐漸地淡忘了村里的“古井”。
如今“古井”已經(jīng)“退休”閑賦在村里,但她在向我們這樣的老人心里,就像是慈祥的祖母。我們不僅懷念她,而且還要保護她,敬仰她。因為“古井”自古以來她總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們村里一代又一代人,“古井”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(zhì)永遠(yuǎn)值得我們學(xué)習(xí)。希望我們村里的后代人一定要“飲水思源”,要懂得做人應(yīng)該明白感恩的道理,如果今后我們的飲水遇到困難時,村里的“古井”仍然會奉獻出她的甘甜乳汁。
聯(lián)系地址:巢湖市銀屏鎮(zhèn)岱山小學(xué),楊茂林
首發(fā)散文網(wǎng):http://m.one124.com/subject/363394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