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彥波的背影,是人民內(nèi)心的孤獨
有這樣一張照片:在淅淅瀝瀝的雨中,太原市市長耿彥波,孤影獨傘,身形孑然,走在一條施工的柏油路上。這張照片,一度刷爆了太原乃至山西的朋友圈。
“意淫”:查百度百科,意指性幻想,是一個貶義詞。但隨著時間推移,這個詞已趨于中性,是指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。我想,所謂耿彥波的孤獨,很可能就是百姓們的一種意淫。
就我個人感覺,做為市長,他不應該孤獨。既然在工地上,那么身后肯定尾隨著一大群工作人員,只是這個畫面,讓人們聯(lián)想到“孤獨”這個詞,讓太原乃至山西眾多百姓,為這 位嘔心瀝血建設(shè)省城的市長,心疼不已,憐愛有加。
但意淫也罷,臆想也罷,在民眾內(nèi)心深處,就是固執(zhí)地認為他們的耿市長是孤獨的,因而那張照片瘋狂轉(zhuǎn)發(fā),心疼、憐憫、囑托、祝福一時間鋪天蓋地……
耿彥波真的孤獨嗎?
先放下這個話題,來說說拆遷,因為這位有爭議的市長,其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政績,都與拆遷密不可分。( 文章閱讀網(wǎng):www.sanwen.net )
拆遷,曾經(jīng)最為敏感,最為底層民眾痛恨。汽油澆身的熊熊烈火、挖掘機下的血肉尸軀……都曾如針扎斧劈般剮割著民眾的痛筋,挑戰(zhàn)著民眾的底線,眾多拆遷引發(fā)的社會公眾事件,一度兩度直至無數(shù)度讓輿論嘩然,引至舉國憤慨。就這樣一個敏感的階段,耿彥波無論在大同還是在太原,依然大刀闊斧地進行著拆遷,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,在百姓們對抗拆遷的沖天怒火中,卻獨獨認可了耿彥波。
再放下這個話題,來談談我的一位朋友。這位女性朋友在火車站租賃了一個店面,生意一向不錯,站前改造時,此店在拆遷之列。由于這位朋友沒有其它收入,此店是她唯一的生活來源,因而對耿恨得咬牙切齒。時隔兩年,一次相聚,我忽然想起這件事(我沒有可被拆除的產(chǎn)業(yè),而我享受到的,是拆遷帶來的巨變:整潔的城市面貌,通暢的交通,花園般的生活環(huán)境以及由此帶來舒暢愉悅的心情,因而對耿是認可的。)。
我問她,你現(xiàn)在還那么恨耿彥波嗎?她笑著說:早不恨了,我也是有車一族,走在寬暢的柏油路上,我也享受著暢通。之后她又想了想說:雖然商店被拆了,但我又租到一個。耿市長與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商不一樣,開發(fā)商是昧心賺黑錢,他是造福百姓,有著本質(zhì)的區(qū)別。
從語氣中不難覺出,她對耿彥波的感激和敬重,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,與幾年前那同樣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咬牙切齒的恨一樣,只是前后恨、愛兩重天。
品味著她思維的極端變化,我忽然明白大同民眾對耿彥波的愛戴和留戀。這就回到我們上述第二個話題:民眾心中是有桿秤的,民心是公正、公平的,無論你采取何種形式或說手段,包括過街老鼠般的“拆遷”,只要是真正造福百姓,即便損害了民眾一些臨時利益,他們也會理解甚至感恩。
試想,如果她賴以生存的店是被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商拆除,她能泯恨熄怨嗎?更別談由恨轉(zhuǎn)愛的逆襲了。
太原乃至全國的城市,從來沒有缺過市長。過去有,今天有,將來還會有。
在中國政治大舞臺上,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官,但讓民眾發(fā)自肺腑去愛戴的,應該說為數(shù)不多,我能想起來的,只有天津的李瑞環(huán),太原的耿彥波等寥寥幾位。
一個肯定是前呼后擁的官員,僅僅因為一張只有他個人的照片,便讓民眾們聯(lián)想到孤獨,讓民眾揪心般地去心疼,原因何在?
前不久太原兩會結(jié)束,耿彥波全票當選,連任市長,太原眾多市民以手加額,奔走相告,成為太原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一道亮麗的風景,但不知為什么,此刻我內(nèi)心泛起的,卻是一陣陣的悲涼:民眾其實很可憐,面對泛濫成災的官,他們能擁戴的,卻只有一個耿彥波,還可能是砸過他們飯碗耿彥波……
是民眾的悲哀還是體制的悲哀?
一方大員,不管是省級市級縣級乃至村級,這些“官”在中國一向被稱為父母官。字面上解釋,官為父母,百姓為子民。父母天性應該是關(guān)愛和呵護孩子的,但很可惜,現(xiàn)實中呵護“孩子”的官實在不多,殘害“孩子”的官卻層出不窮,看看現(xiàn)在反腐的政績,再去搜覓搜覓類似李瑞環(huán)、耿彥波的官員,做個數(shù)量的對比,結(jié)論一目了然,因而,現(xiàn)在的百姓,對“官”產(chǎn)生著一種本能的痛恨和厭惡。
面對一個絞盡腦汁、時時刻刻琢磨著殘害子女的父母,你如何去歌頌?
曾經(jīng)有位朋友發(fā)牢騷:延遲退休言論鋪天蓋地,為啥耿市長這樣的好官,就不能特殊點,延遲他幾年?(按年齡,他應該在一年多后退休。)
我理解這位朋友的心情,其實,我心里也這樣想:我們的制度不是最先進的嗎?為什么不能先進出點彈性?讓耿彥波這類為民嘔心瀝血的官,更多地為民眾造點福祉?為黨更多贏得點民眾的贊揚?
其實我知道,這是不可能的,制度不允許。
但百姓有百姓的思路:貪腐是制度不允許的,卻有數(shù)不清的官在貪腐,包養(yǎng)二奶是制度不允許的,但有數(shù)不清的官在包養(yǎng),好容易遇到一個盡心盡力造福百姓的官,制度就不能容忍了……
如果冷靜點去思考,誰也能悟明內(nèi)中存在的問題:即便開了這個先例,這個彈性惠及的也不一定是與百姓連體的耿彥波們,或許會被利用,得益的都是劉鐵男、劉志軍們。
百姓心中留戀的,并不是耿彥波這個個體,而是以耿彥波為代表的,真正造福民眾“官”。任何城市都有市長,如果一任比一任更能造福百姓,他們還需要留戀耿彥波嗎?
這又讓我想起我們單位的第一次招聘,單位大小領(lǐng)導來了不少,毫無疑問,這些“官”們平時都是被更大的官掌控著仕途和命運,但今天,他們做為考官,卻要掌握來應試的學子們的命運,因而都為能位列“考官”這個位置洋洋自得,胸脯由此比平時要高出許多……
學子們很苦,經(jīng)歷多年苦讀的煎熬,又經(jīng)歷多次苦考折磨,穿越無法歷數(shù)的酸甜苦辣,才最終站到面試的主考官前。我做為一個工作人員,親眼目睹了他們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的目光,親眼目睹了他們近乎絕望的渴望,親眼目睹了面試失敗后,滿含委屈的淚水,神情崩潰、神思恍惚地走出考場,我的心同時也碎了……
有位老領(lǐng)導,考完學子們,紅著眼圈走出來說:這些孩子們太可憐了,以后面試的事讓別人去干吧,我干不了!
大大小小春風得意的“考官”們,也許沒人注意到這句話,但我和底層的工作人員們都注意到了,我們都在悄悄感動,為這位身居官位的領(lǐng)導還保存著的良知。
其實,領(lǐng)導的一個善念,就能福澤民眾,就能讓民眾為之動容。百姓活得太艱難了,做為官員們,即便不能為他們造福,至少也不要再殘害他們,僅憑這點,就值得稱贊。但現(xiàn)實生活中,在利益面前,能發(fā)善念的官員太少,也許他們工作過于忙碌,忙碌到根本沒有閑暇和精力去發(fā)善念。
這讓我想起另一位朋友,不止一次盛贊他的領(lǐng)導。我曾問,你們領(lǐng)導究竟好在什么地方,讓你如此贊賞,他說:我們領(lǐng)導對職工基本公正,不怎么貪,也從來不仗勢欺人……
我一向認為我們民眾的感動點太低:基本公正;不怎么貪;從來不欺負人,就能構(gòu)成我們評判一個好官的標準,就能讓我們?yōu)橹袆?。由此而論,我?nèi)心是多么渴盼李瑞環(huán)、耿彥波們能成為一種常態(tài),讓我們的人民不再那么輕易地去感動!
這就回到我們最初始的話題,由于只是民眾的“意淫”,因而在他們心中,連身后肯定跟著一大堆工作人員的市長的身影,也孤獨起來,可見,耿彥波那孤獨的身影,其實是折射著人民內(nèi)心的孤獨!
首發(fā)散文網(wǎng):http://m.one124.com/subject/3916094/